从业务开放到资本开放,斑马走向独立
阿里和上汽孵化的互联网汽车平台斑马网络最近有两个新动作:一是宣布了超 16 亿的首轮融资,二是跟英特尔、大唐电信就车路协同展开芯片、通信协议领域的合作。
顺便说一下,因为斑马在智能汽车生态领域先发且持续的探索,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着这家公司。不过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以「上汽阿里」引出斑马了,从业务开放到资本开放,斑马正在一步一步走向独立。
业务开放不多说了,最早只有上汽一家,后面东风雪铁龙、长安福特、观致陆续都加入进来。资本层面的开放,就是完成了由国投创新领投,云锋基金、尚颀资本跟投的超 16 亿首轮融资。
了解过那段历史的都知道,从最早配合 RX5 上市前都乱得一团糟,紧急关头找来施雪松出任斑马首任 CEO 四两拨千斤;到今天完成融资走向独立,斑马的公告里把自己定义为「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汽车平台」,仔细想想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对,还是挺感慨的。
AliOS 做底层、斑马做适配和优化的互联网汽车操作系统,是中国汽车行业很少见的交口称赞的创新。这么写看着特别像软文,那我举两个例子你听听。
斑马 CEO 郝飞在采访中透露了一件事:一个宝马全球的 SVP 在体验了斑马的解决方案之后感慨的说,「慕尼黑跟上海的飞行时差 6 个小时,但真正感受到的差距是 15 年」。郝飞还特意强调这句话没有做任何的加工。
这件事特别有意思,过去一年来,宝马自身在车联网领域的动作一直在加速。从账号体系、云平台、A4A(Apps for Automotive)战略,主管宝马车机系统的宝马数字与服务高级副总裁 Dieter May 直言不讳的告诉媒体:如果你不够快,你一定会输,这毋庸置疑。
其实那句话加没加工、那个 SVP 是不是 Dieter May 都不重要。从百度出来的宝能副总裁邬学斌,评价斑马说「非常幸运的看到,斑马成为属于中国汽车人可以扬眉吐气的一部分了,我们讲到中国汽车产业的时候,非常荣幸讲我们有一个斑马品牌。」
宝能旗下的观致最后也加入了斑马的生态,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。埋头不说话的新造车公司们,蔚来威马车和家,哪家车联网部门没有两个前斑马员工?
包括当年 RX5 上市,车机体验确实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。但是最近一年来,斑马其实算遇到了一些问题。
在业务层面,斑马在努力推进跟 TSP、软件方案提供商、芯片制造商、智能硬件、车险、交通、救援、通信娱乐、账号、云平台、餐饮等等领域的合作,不断扩大这个生态的吸引力,效果其实还不错,比如说吸引了宝马的 SVP 来考察。
但斑马展示的初衷是:我是一个平台,我们做了很好的生态服务,希望宝马跟我们合作。宝马看完以后的想法是:中国人做得很棒,我们要加快速度,如果你不够快,你一定会输,这毋庸置疑…
为什么生态繁荣皆大欢喜的结果没有出现?宝马作为一家全球顶级的豪华汽车品牌,为什么要把中控大屏这么核心的位置,交给一家由上汽和阿里控制的互联网汽车平台?
这或许可以解释斑马为什么加速开放。斑马的投资人名单里,领投的国投创新,是一家典型的产业投资人。在投斑马之前,还投过比亚迪、宁德时代、均胜电子、高田等等,基本都在围绕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进行布局。
跟投的是云锋基金和尚颀资本,都知道马云是云峰基金的创始人,这算不算斑马的「假开放」?问题是,马化腾、史玉柱也都是云峰基金的 LP,这又该怎么解释呢。一看尚颀资本彻底实锤了,上汽旗下股权投资公司,看来是假开放。
在我看来,这件事情没有必要过分解读,国投创新作为产业资本领投,很说明问题。另外云峰基金和尚颀资本跟投,可以看作上汽和阿里从直接投资变成间接投资,有序退出的意思。郝飞之前讲过,关于股权的开放,其实不存在谁进谁退,上汽和阿里是同步降低股份,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产业资本、甚至车企进来。
比如说,看到国投创新领投,如果宝马中国在下一轮融资中投了斑马,双方合作的可能性是不是就大了很多?
业务+股权开放,解决了斑马生态发展不及预期的问题,第二个问题是,斑马生态正在越来越完善,这会让车企心存芥蒂。
这是什么意思呢,举一个例子,吉利的吉客系统集成了 BAT 三家的车载导航地图,这种「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」的做法,既能保证吉利在车机生态上的独立性,又能倒逼 BAT 持续创新,用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去赢得车企的青睐。
这就是斑马遇到的困境:就像前面提到的,从最早的车险、交通、救援、通信娱乐、账号、云平台、餐饮这些基础功能的完善,到今年推出的增强现实导航 / ADAS 产品 AR-Driving、以及跟英特尔、大唐电信在车路协同方面的研究,斑马做得越来越全、越来越多,会让车企失去安全感的。
可行的解决方案是,技术和生态也全面开放,就是郝飞之前提到的与 AliOS 团队合作,将底层 SDK 开放给车企合作伙伴,如果车厂有能力做一些定制,那么斑马就做轻一些,重要的是生态的繁荣,而不是中控大屏控制权的争夺。
为什么这一部分斑马没展开讲呢?或许我们可以期待一下接下来的云栖大会。